為創(chuàng)造讓世界感動的建筑而奮斗!
2019年10月21日-10月22日,濱水城市設計國際論壇 ——暨長三角建筑學會聯(lián)盟、上海市建筑學會2019年會在嘉興晶輝大酒店正式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李存東主持。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修龍向與會大師、院士、專家致歡迎辭。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建筑學會理事長曹嘉明介紹了建筑創(chuàng)作大獎的前期準備工作和評審原則。會議推舉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筑學會原理事長宋春華為評審委員會主席。
與此同時,本次設計國際論壇共有10場主題演講+1場分論壇,來自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共聚于此,分享濱水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的國內外經典案例和成功經驗!更有長三角一體化專家現(xiàn)場分析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
此外,由中國建筑學會主辦,《建筑實踐》與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承辦的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chuàng)作大獎(2009-2019)評審會也在同時同地舉行。
▲ 評審委員合影
▲ 評審會議現(xiàn)場
在現(xiàn)場,另外還有許多相關單位的產品資料展位供參觀交流,上海日朗門窗有限公司作為也在此次展覽現(xiàn)場展示了產品樣角、五金、項目案例,引起了業(yè)界設計師們的廣泛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chuàng)作大獎(2009-2019)評審會中,日朗門窗參與的兩個項目——“無錫靈山小鎮(zhèn) · 拈花灣” 及 “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 獲得了 歷史建筑保護及再利用佳作獎 及 公共建筑佳作獎 。
無錫靈山小鎮(zhèn)·拈花灣
主計師:毛厚徳、金從麟、莊璇
設計單位:艾麥歐(上海)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項目位于無錫市馬山區(q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臨近佛教圣地一一靈山大佛,“禪文化”作為一種寧靜悠閑,遠離世俗的文化狀態(tài),被注入到游客的體驗中去,使游客在度人的休閑度假空間,同時結合中國傳統(tǒng)的院落空間設計理假的過程中領悟“人生三重界ー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生活境界。
功能布局:項目分兩大功能區(qū)域,即漁村區(qū)域和山村區(qū)域。漁村區(qū)域分為漁村核心區(qū)、原始漁村區(qū)和會議中心區(qū),各單體建筑的分布盡量保證了起居的獨立性和私密性,將村區(qū)分為禪源精舍區(qū)、禪源精品酒店區(qū)、禪修主題酒店且依山就勢,體現(xiàn)了原始村落的拙樸與自然。對于基地中區(qū)、禪心谷舍心麓悅心谷度假村、會議度假酒店區(qū)和養(yǎng)生擁有良好視線的場所、私密性較高的場所,以及基地特征度假會所區(qū)。
本項目充分發(fā)掘靈山既具有禪文化又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水自然資源。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現(xiàn)有自然資源,對用地進行“低密度”設計,給人以充分地與自然接觸的機會。引入了村落的空間組織方式與和諧的人體尺度關系來營造宜人的休閑度假空間。
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
主設計師:沈迪、卓剛峰、王天字
設計單位:華建集團歷史建筑保護設計院
寶慶路3號始建于1925年前后,占地約4750m2,原為德商住宅,早期僅有2號主人樓和5號管家樓。1930年前后,染料大王周宗良購入此房產,并于1936年邀請當時近代中國最為著名的華人建筑事務所之一的華蓋建筑師事務所對其進行了改擴建設計——新建1號客廳樓、3號樓和改建2號樓南立面。這也是該事務所在將現(xiàn)代主義風格應用于住宅的設計作品之ー。
設計在保持原有建筑真實性、完整性的基礎上,使新增部分也具有自我身份識別性,并與原有建筑有機融合。結合現(xiàn)代化展陳展覽功能需求,在合理利用中傳承歷史文脈,使保護與利用互為依托、相互依存。
通過歷史考證和價值評估,歷史風貌和裝飾特色:對于庭院綠化和景觀環(huán)境等也進行了精心整治和梳理,恢復了近代花園洋房院落風貌;在保護建筑重點部位的基礎上,加固修繕建筑主體結構,消除安全隱患;隱蔽增加必要的現(xiàn)代化設備設施,提升建筑消防性能和使用舒適性能,滿足當代使用需求。
修繕后的寶慶路3號作為國內第一家以交響音樂為主題的博物館使用,與毗鄰的上海交響樂團、上海音樂學院相得益彰,為音樂愛好者提供參觀、觀演的連續(xù)性體驗,成為上海近代居住建筑保護修繕和合理利用的又一典型案例。